13725415553
时间:2025-07-12 阅读:141
在我国,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已是不容争议的事实,而在辅助生殖技术领域,新生儿的性别比例同样是一个敏感话题。我国法律明文禁止非医疗目的的性别选择,这一禁令同样适用于进行试管婴儿技术的群体。那么,试管婴儿技术是否会对新生儿性别比例产生影响呢?
什么是试管婴儿?
试管婴儿,即体外受精-胚胎移植技术,是指将男女双方的精子和卵子取出体外,在实验室条件下完成受精,并将培养成的胚胎移植回女性子宫内以继续妊娠的辅助生殖手段。
自然妊娠新生儿男女性别比例
据统计,全球已有超过五百万人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出生,每年大约实施一百五十万例试管周期,年出生的试管婴儿数量约为三十五万。该技术已成为医疗领域的一项常规项目。
文献表明,在自然妊娠状态下,不同时期、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出生性别比例相对稳定,婴儿的男女性别比例接近1:1,其中男性略多。
那么,辅助生殖技术(ART)又是怎样的情况?
在实际的试管婴儿操作中,男女出生比例与自然妊娠相似,也是接近1:1,男性略微偏高,但差异并不显著。
统计结果显示,试管婴儿技术助孕出生的婴儿性别比例与自然妊娠相当,辅助生殖技术并未显著增加男性胎儿的出生比例。
虽然男女比例接近1:1,但在大数据上,男性数量还是略多于女性。这一现象实际上源于自然进化的规律:历史上,男孩的死亡率略高于女孩,到了婚育年龄,男女数量便趋于均衡。联合国规定的出生男女婴儿的正常比例为103~107:100,而在中国,男女比例大约为106~110.2:100。
统计数据显示,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,我国出生性别比呈现偏高并持续上升的趋势。
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,出生婴儿的男女性别比为107.2:100;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显示为110.3:100;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为116.9:100;而到了2004年,这一比例甚至上升至121.2:100。
近二十多年来,也是我国发展最快的时期,各领域的成就不容小觑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,产前胎儿性别鉴定技术日益便捷,人工流产手术也变得普遍,普通民众可选择性地生育,导致了我国人口性别比例的严重失衡。预计到2020年,20~45岁的男性将比女性多出约三千万。这一现象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。
众所周知,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具备性别筛选的功能,但根据我国法律,严禁非医疗性的性别选择,国内的第三代试管婴儿并非随意可行。
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的操作限制不多,但也无法保证一定能选择到期望性别的胚胎进行移植。
原因何在?因为从促排、取卵、培养胚胎到胚胎移植前的PGS筛查,整个试管婴儿过程实际上是在进行筛选减法。从大数据来看,试管婴儿胚胎的性别比例接近1:1,但具体到个人,情况可能有所不同。例如,某些遗传性疾病可能仅影响男孩或女孩;或者某些患者的胚胎在PGS筛查后可能只剩下一个性别的胚胎,这些情况都是可能的。
因此,在生男生女的问题上,我们仍主张顺其自然,毕竟拥有一个健康的孩子是最为重要的。
13725415553